English

铁骨铮铮的反腐战士

1999-11-05 来源:光明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胡 振 本报记者 叶 辉 我有话说

春节前夕,浙江省磐安县纪委收到一个化名“陈廉”的当地人寄来的5000元钱,附信表示:“为表达对反腐工作的支持”“聊作薄礼”。捧着这封信,县纪委书记史兴感到沉甸甸的,“陈廉”是谁迄今查无下落。史兴领会到山乡百姓的真挚情感,他把钱如数转赠给了县老人活动中心。

史兴是1995年底就任县纪委书记的。这位生性耿直的干部一走上这个岗位,山城马上掀起强劲的廉政风暴,而第一个栽在他手下的竟是他过从甚密的友人。

上任之初,工作还未开展,难题却已出现,史兴在众多举报信中,他蓦然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他的朋友、县财政局局长潘某。

命运把这个难题推到这位党的纪检干部面前,查还是不查?他的心在翻江倒海。但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很快使他作出决定:不管自己面对什么人,只要这个人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毫不手软地查处,否则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史兴毅然把正义之剑首先指向自己的昔日友人——潘某被立案调查。

潘某是磐安叱咤风云的人物,关系网遍布,外围的查证刚开始,磐安便满城风雨,更有说客盈门。史兴不为所动,先后26次到办案点现场指导,3次与潘某正面交锋,迫使其老实坦白受贿问题。

潘某一案震动山城。史兴加快了反腐倡廉的步伐和力度。原县商业局副局长、原县物资总公司经理与副经理、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县公安局等单位个别干部的违法违纪案。山城刮起迅猛异常的“廉政风暴”,史兴沉着指挥,斗智斗勇,拨开了一个个谜团……

史兴常说:“惩治腐败就是要讲政治,要善于从政治高度去观察问题,这就需要举一反三,警钟常鸣”。纪委在查处一家国有企业问题时发现账簿中有一张当地民警吕某报销的手机发票。随后在讨论给吕某党纪处分的支部大会上,竟出现21票弃权、9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有人不以为然地袒护说,把6200多元手机钱退了,不也就了结了?

在史兴看来,这个案子算不上大案,但由此显露出来的“好人主义”,实质上是对邪气的默许、对社会的误导,不得不当作大案来抓。他执意“小题大做”,立案调查,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原来吕某叫人搞了一张深圳的空白发票,自己填上购买手机的金额捞钱。最后吕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史兴格外重视来自乡村的呼声,倾力为山区百姓主持正义。1996年4月,横行乡里的胡宅乡塘田村原党支部书记陈某出现在史兴的视野中。陈某是个鱼肉农民的“土霸王”,批宅基地要钱,发包山林要钱,调解邻里纠纷要钱。史兴拍案而起:“这样的人还能算共产党的书记吗?宁可这个村的书记空缺,也要扳倒这个‘土霸王’!”

陈某一案触发了史兴对乡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他向县委建议,由县监察局部署村级财务整顿。这一整顿查出违规违纪款项322万元,发现涉及贪污的案件33件。史兴还提出乡乡镇镇都办“廉政灶”,干部下乡吃饭进食堂。仅此就使全县乡镇的年接待费下降了80多万元。

史兴领导的县纪委“出手不凡”,“药到病除”,几年来已经挽回损失595万元。

对腐败者,史兴是无私无畏的“铁脸”,而他在人民群众面前,则是大忠大孝的儿子。

这天,新渠村老妇陈冬娥闯进了陌生的县府大院,她向史兴求救来了,她的女儿生病,已在医院花了几万元钱,病情还未缓解。次日,史兴带头捐款并发动县纪委捐款,同时还请县妇联帮助,救救病危的女同胞。

对史兴来说,这样的捐助有过多少回已说不清。在高二乡,他一次就结对资助13名失学儿童,在深泽乡、维新乡、大盘镇,也都有他“希望工程”的捐助对象。

干干净净的史兴堂堂正正地做着他的“官”。对世代务农的史家来说,史兴是他们的骄傲。然而他的3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还在山区务农,他们想让史兴找个关系办个事,却很少如愿以偿。史兴自有他的家规:“家里的事穷帮穷,家外的事公对公”。

“门若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史兴的座右铭正是他行动的忠实写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